中國傳統文化素來重視一家團聚,從不介意生活空間的大與小,最重要就是盡可能整家人共同生活,享受家庭樂。
立木設計研究室最近就為一個位於上海浦東80年代公房的頂層家居進行翻新,把這個樓底不高的360呎家居改造成三代人、五口子同住的溫馨安樂窩。
聽後你可能會覺得:「不是嗎?不到400平方呎的小宅竟可以容下一家五口?」對此,設計團隊也直認不諱,並表示這是個「從南到北僅13步長」的蝸居,住有祖父母、父母和快兩歲的小女孩。
單位改造前四處盡是條狀的線性空間,不但不便使用,更常阻擋視野,把本已細小的單位強分成多個獨立空間,難以容下屋主各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喜好。有見及此,設計師從蘇州園林滄浪亭一處名為翠玲瓏的景點獲取創作靈感,強化斜向對角線的深遠層次,把三個方形房間的角部相連,包括入口、玄關和祖父母的房間,視覺距離立即從原來的1.7米拉長至6.2米。
然後再把原先外露的結構柱覆上木皮,從視覺上看來就好像跟祖父母睡房的櫃體連成一道曲折而有趣的風光,吸引你緩步前來,發掘暗藏其中的奧妙。
翠玲瓏的創作概念延伸至客廳、玄關和廚房位置,打破舊設計的小空間間隔,改善單位觀感閉塞狹窄的問題。而節省下來的牆面空間也獲加裝儲物系統,善用每個寸可用面積。
走過狹長走廊,你會感到一種欲揚先抑的設計伏線,先以壓縮了的空間形態歡迎你前來家居,後來再引領你走到極富氣派的大門,天然光從窗外傾瀉而下,層疊交錯豐富。
而以白色作主調的客廳閒坐區,上方頂有連梯的夾層奇趣天地,活像一個獨立的童話國度和小樹屋,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私人玩樂的安全感,中間加了一片玻璃透明天窗,進一步加強空間的深遠度。
掛有電視機的特色牆以質地細密、色彩豐富的紅泥為主要建材,不但能有效阻隔聲音,更能重現屋主家鄉張掖的丹霞地貌,意義深遠,淡淡流露他們對故鄉的思念。
廚房外的工作檯便混合了用餐功能,加裝可兼作茶几和餐桌的靈活傢具佈置,迎合大伙兒用餐的需要。設計師亦顧及屋主偏向中國西北的煮食和飲食習慣,故刻意將廚房設計成內外兩區,中間以玻璃趟門分隔,有效阻擋油煙,而同時又能保留通透觀感。
攝影:胡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