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現今世界跟環境正處於關鍵時刻,但這說法未免太輕描淡寫。
近數十年來,人類飽受各種社會及環境因素困擾,包括氣候轉變加劇、人口過剩、數之不盡的廢物,甚至是威脅著社區和資源的數碼進化。這些因素都跟我們如何居於和保護地球息息相關。但正如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曾說:「每個新狀況都需要一個新建築。」傑出設計也許不應以追求極致美感為重,而在於令世界受惠的非凡創意。由網格穹頂建築、零廢能源設施到植入式人工智能,以下介紹的超凡設計定能策動嶄新生活方式。
STREET TREE PODS
很多人兒時常渴望住在一間樹屋內——而這個夢或許在不久將來得以達成。倫敦西敏大學的畢業生Matthew Chamberlain構思出名為Street Tree Pods的項目,由一間間自給自足的水滴型樹屋組成,為學生和年輕專業人士提供短期住宿或首個居所。樹屋採用對樹木影響極少的木結構建成,結合倫敦市中心街道上的新舊樹木——有點像樹與樹自然連接的現象,這正是Matthew的靈感來源——帶出「每棵樹的獨特性」,同時解決倫敦市面對的污染和房屋短缺問題。與自然同住亦有助提升心理健康,Matthew希望透過把都市森林融入生活中,能讓人們理解到街道樹木不單是奢侈品,更是城市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FLUX HAUS
當你居住在像香港般擠擁的城市,何不花點心思想想如何善用每吋珍貴的空間?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高等建築學院的畢業生Kammil Carranza、Jitendra Farkade和Vinay Khare構思出新的房屋概念,能取代深水的籠屋和房。這個創新的寄生住宅計劃名為Flux Haus,由多個獨立的吊艙組合成細小但尊尚的房間系統。 吊艙的數目和配置可隨意改變,又能創造出大量公共空間,例如禮堂和垂直屏幕。由人工智能和先進的移動式機械系統操控,每個吊艙內的傢具也能因應各入住者的生活習慣而建造或拆掉。而當中最吸引的地方是,頂尖的科技讓住戶能輕易地轉換空間,由睡房變客廳或其他生活區域也易如反掌。吊艙亦採用CoeLux人工窗戶,能促進日光照射,SlinkyBot則可為房間創製物件和室內裝潢,為未來的前衛生活模式揭開序幕。i
GEOSHIP DOMES
全球溫度不斷上升,冰層變薄,全球暖化引致的氣候轉變將帶來更多災難。極端天氣令熱浪、颶風和海嘯等的出現日漸頻密——可悲的是,愈貧窮的區域,所受的災害便愈大。為了防備這些惡劣天氣情況的出現,美國企業家Morgan Bierschenk想出一個環保方案Geoship:外形有點像冰屋的網格穹頂住所採用天然物料bioceramic建成,擁有低成本、高能源效能、可循環、防火——可抵受高達華氏2,700度——的特點,而且能應付地震和水浸等天災。建造和組裝過程容易,建築成本較傳統的興建工程少近4成,建築壽命更長達500年。「我們正在改變居所的原型,建立社區,並跟地球重新連繫起來。」Morgan表示,他打算以社區村落的形式進行群體興建,又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連繫。首個村落將在拉斯維加斯落成,為城中無家可歸的人士提供住所。
FILTRATION SKYSCRAPER
世界各地對於環保議題愈益重視,建築業界、設計業界和工業界的專家也不斷努力研發有效方法保護我們的地球,致力減少人類對環境的傷害。 為解決全球的環保和能源問題,建築師及視覺大師Honglin Li的科幻計劃Filtration Skyscraper提出在海洋興建大型的轉廢為能處理站,並以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項目為重點。這個結構跟很多傳統的能源處理設施不同,它利用海水把垃圾和污水泵送至建築物的高層位置,然後進行過濾和再造程序,再運送回低層,成個一個可持續的循環,潮汐能的力量會把不可回收和可回收的物料帶走,而在轉廢為能的工廠內燃燒可再用廢料時又能製造能源。
更多精彩內容:空間四重奏:以當代東方美學演繹的未來生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