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創作人在為未來設計的同時,也總難免回首過去,從歷史文化尋找靈感,打造出讓人另有一番領會的作品 。
位於上海法租界的一座1930年代建築,多年前住有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遷出後成了多戶之家。每個家庭也各擁一房 ,並共用廚房和浴室;多年後,人們開始對衛生問題感到憂慮,並因為嚴重缺乏私人空間而近年慢慢逐戶遷出。這個面積只有450平方呎的單位原本是房子的舞會廳,舊屋主在此生活數十年後因年邁而遷出。設計工作室Atelier tao+c 獲委託構出現代裝潢時,便仔細考慮到如何運用原有的建築設計,來迎合現代夫婦們的生活需要和喜好 。為解決共用衛生間和廚房的問題,團隊在小單位入裝嵌了一組名為「Furniturisation」的建築元素,把淋浴、廚房、衣櫃、書架、樓梯和社交空間的位置收納其中,更能順應這些微妙細小的角落劃分出客、飯廳,以及位於上半層的睡房和閱書間。細閱以下圖集(攝影:田方方 ),欣賞全屋的設計智慧:
沐浴在日光下的閱讀間讓屋主能於飯後、睡前細閱一本好書,或與伴侶細語交談,以嶄新視角與這棟極具歷史的大樓互相連繫。
設計團隊在單位內加裝了容納多個生活功能區的建築元素,並附有另類新穎的休閒座位設計,增加日常生活的樂趣。
彎形落地大窗把日光帶進單位內每個角落,帶來理想的光暗環境,適合舉行不同類型的活動。
伴著大窗前的彎形長椅,讓屋主能隨時邀請大批好友前來共聚。
小巧的廚房和洗衣間,讓屋主得以保留私隱,無須再與樓層其他戶主共用措施。
色澤淺淡的楓木板材鋪砌出理想的生活平台。
書架後的飯廳帶來長椅和活動式座位設計,打造靈活的起居空間。
如廁的空間裝上淡綠色玻璃門,以減去過於壓逼的視覺負擔。
大門兩邊也是豐富充裕的儲物位置。
有如摺紙般的座位跟這多功能建築元素彷如融為一體。
攀上淺淡藍色的樓梯,便來到全屋最私密的空間:睡房和書房。
雙人床床頭背向落地大窗,讓屋主每早能在最舒適明媚的晨光下醒來。
上層留有不少活動空間,除了睡眠和工作,屋主也可享不同凡響的起居環境。
光源充足、寧靜純白的裝潢,瞬間把上層改作成自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