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座包圍土地而建、位於Plettenberg Bay內陸的低矮白色渡假屋,它那真正的魅力還是隱藏不見。從懸崖多石海角望向房子的景觀刻意弄得模糊隱蔽。到達後走過油油草地,房子即起屏風之用。一切也在建築師Christiaan van Aswegen的控制之中,他把這喚作「空間下續的展開」或「建築密宗」,一個自你到來已獲仔細編排的變奏。
從草原進發,你會經過泳池,再沿著樓梯往下走數步便會到臨平台。「四圍環境立時消失,因為你已被房子的白牆重重包圍。」Christiaan指:「概念就是一開始會有封閉空間壓迫感。只有走進房內,才能遠眺遠方景色——然後再走到前方平台,就會發現景色一直延伸開去,叫人驚訝。」
房子屬生於南非的英國投資人Julian Treger擁有。「景色往下沉1,000呎,山洞、鳥子紛紛在你腳下。」Julian指:「有時候,睡醒起床就會見到雲兒剛好停在房子的水平。」眼見四周不會再見一幢如此樓房建築,取而代之的是覆蓋著草原和山峽的連綿天然灌木林植物,再一層一層地組出位處後方的Tsitsikamma山脈。
此址已被廢棄約十年,期間只曾被一幢不完整的大樓進佔過——Julian初次跟Christiaan視察時,形容其狀況為「70年代Case Study House那種方正簡約的設計」。Christiaan補充:「整片空間雜草蔓生。」然而,觀乎其地理位置,Julian指:「在其上加以創造最自然不過。」
Christiaan訂下了房子的設計框框。「與其抗衡已有的設計語言,倒不如增強其魅力。」他指:「我們在整間房子刻出長方形狀,利用已有結構的前方位置,再往後發展至懸崖。接著把長方體分拆成一系列庭園。」
教人欣賞不已的克制設計與結構同樣是精心促使的成果。餘下的,看來好似已失卻蹤影,又或者能至少充當襯托四圍景色的中性背景。「建築本身不引人注目。」Christiaan指:「反之,它著重教你往外發現。」單一龐大的直線外觀或許從原有頹敗結構中獲取靈感,但同時能為自身注入「強烈而簡約的外狀,和天然光線」。空間以白色作統一元素,石地板也能營造內外的無縫過渡。「一方面,能為Julian的珍藏品開出簡單而優雅的背景。」Christiaan說:「另一方面,則容許建築的形象消散,讓四圍景貌成重點。眼睛的焦點從而往天上看、往地平線發展。」
家居是Julian陳列不拘一格設計、藝術和裝飾珍藏的完美地方。Pierre Jeanneret傢具、由親人、建築師兼城市設計師Le Corbusier為昌迪加爾(50年代旁遮普邦的新首都)設計並傳承而來的Jeanneret。
田園而現代的設計,混合Willy Rizzo的俐落風格與母牛皮元素,再加上走在Paul Evans和Harry Bertoia幾何形狀之間的路線。Julian將之稱作「當Le Corbusier遇上Ricky Lauren——揉合露營、田園、現代牛仔的意念。」
藝術收藏大多來自60和70年代,探索歐洲與非洲之間的關聯。房子周圍放有意大利雕塑家Edoardo Villa等人的作品,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捕及拘留在南非。
Erik Laubscher則大走相反路向:生於南非,但最後遠赴巴黎與Ferdinand Léger學習。另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南非藝術家Cecil Skotnes則領先對非洲藝術存在興趣,但卻深受德國表現主義薰陶。Julian另一喜愛的藝術家Trevor Coleman,於約翰內斯堡成長,並於60年代在紐約和倫敦生活,深受硬邊抽象畫畫家的出眾幾何和矚目用色啟發。
房子本身也著力探究類同昌迪加爾傢具的意念,在美感和現代主義上有所堅持,而同時擁有不受框框限制的自給自足和相稱設定;結構以太陽能發電操控,並能儲存和循環用水。Christiaan坦言:「這是我一直想證明可持續和綠色建築絕不阻礙打造美麗結構的機會。」
建築個性謙虛而同時滿有力量。Christiaan表示「地方帶來寧靜。也許是因為其四圍環境和寧靜簡樸的特質,大多數人也感窩心自在。」他笑指:「首次到臨感覺的平向氣派與油油草原,正是這兒的亮點。」Christiaan深信這就是到訪家居的關鍵體驗。Julian大表同意:「它滿有靈性。你會感覺樸實自在,讓人放心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