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春季拍賣呈獻160餘件近現代及古代名家珍作,焦點包括傅抱石60年代山水巨制《苦瓜和尚詩意圖》。

「中國書畫」拍賣,焦點落在傅抱石的山水畫鉅作
Facebook SharePinterest ShareTwitter ShareShareURL copied

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春季拍賣呈獻160餘件近現代及古代名家珍作,焦點包括傅抱石60年代山水巨制《苦瓜和尚詩意圖》。

是次春季拍賣引人注意的拍品,還有兩件吳冠中 90年代作品《魚樂》及《誰建大宅蔭子孫》,以及林風眠《少女魚兒》等。

傅抱石《苦瓜和尚詩意圖》1960年作,設色紙本 立軸,145 × 86.5厘米

傅抱石

「林濤似發雷霆怒,雲氣常令日月昏。」是石濤晚年題畫詩。石濤曾說畫與詩應從性情中來,當境趣時生,讀此詩句,確如面臨密林巨壑,耳聞松濤如吼。傅抱石此作用巨幅尺寸,不寫人物,不設亭榭,天地間全為山川植被水流充盈。前景大筆揮灑,筆勢勁疾深重,山得其崢嶸奇崛,松得其風骨剛健;遠景則鬆散筆觸,淡墨漫寫,略施薄彩,得山嵐抹黛之風致。雲氣山嵐竟可蔽日,定有山瀑飛泉,方得此水汽充沛。畫家著意寫出山澗一道,其勢郁蒙,濤怒湍急,更有飛流直下之勢,似於畫面未及處,化作飛瀑百丈,更可想見山高壑深。此畫氣勢磅礴,爲石濤詩句作完美闡釋。

 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掀起「石濤熱」,傅抱石兼具畫家、美術史家雙重身份,不僅研究石濤畫法,還有《石濤上人年譜》、《大滌子題畫詩跋校補》等多種著作,加之氣質接近,傅氏可稱近代學石濤第一人。二人山水皆 以「氣」得勝,融對自然感受、個人氣質於筆下。

 

吳冠中《魚樂》1990年作,設色紙本 鏡框,97 × 122厘米

吳冠中
 

本幅為同題材作品中大尺幅者。水面波光瀲灩,風漾漣漪,魚兒悠游其間。前景粗筆濃墨寫柳幹虯曲,橫穿直插,柔嫩的柳枝與翠綠的柳葉在前後二景間創造呼應,可這野蠻的生長力與恬靜的湖景依然強烈地碰撞,形成奪目的視覺衝擊力,這正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的吳冠中所追求的效果。

吳冠中喜歡畫樹,自六十年代,便已成為筆下常見題材。樹,無論是在西方風景畫、還是中國山水畫中,大多作為畫面配角,吳冠中有時卻刻意將之處理為畫面主體,在前景中強勢表達,真正的主題卻以相較淺淡的形式作為背景出現,本幅正是如此。

 

吳冠中《誰建大宅蔭子孫》1997年作,設色紙本 鏡心,45 × 48厘米

吳冠中
 

本畫是吳冠中九十年代江南故宅題材中細節尤其豐富的一幅。畫面頂部濃墨橫掃,砌出黛瓦。底部淡墨灰調,初春的氤氳濕氣,爬上牆角。彩墨團團,積墨層疊,竟成玲瓏剔透湖石一塊。卵石鋪得階前小徑,繽紛成趣。翠竹生機盎然,數點玫紅。點線交織間,分割空間,宣紙留白,成就素淨牆身,江南故居,園林一隅,躍然紙上。

吳冠中喜畫故宅,這是令他文思泉湧的題材,也是他筆下最富文學性的題材。他會在畫中加入令他心動的處處細節,江南故宅歲月倏忽,盡現此處。

 立即追蹤 Home Journal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並訂閱Newsletter 

「中國書畫」拍賣,焦點落在傅抱石的山水畫鉅作
「中國書畫」拍賣,焦點落在傅抱石的山水畫鉅作
「中國書畫」拍賣,焦點落在傅抱石的山水畫鉅作
Tags: 香港邦瀚斯中國書畫藝術拍賣傅抱石張大千吳冠中
Load more

We use Cookie on our website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possible experienc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our Privacy Policy.

Yes, I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