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離措施已於今日起開始放寬,不少導賞、工作坊和展覽都一湧而上。大館作為藝展集中地之一,當然也設有全新的藝術展覽,正在等待大家前往觀賞。
大館作為本地及外地遊客的藝文景點,除了展現香港的歷史遺跡,更一直提供不同藝術活動供大家參與。 如大家前往大館遊玩,也不妨參觀專注於視覺藝術的「大館當代美術館」,現時正在舉辦兩個全新藝術展——「雙同」及「圓缺俱樂部」展覽。

由Tobias Berger、秦文娟及何思衍策劃的「雙同」展覽,匯聚了14位分別來自香港、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共同探討「重複」及其多種變奏,特別是似曾相識的概念。
「雙同」展覽主要圍繞似曾相識、雙生和雙重視覺等概念,利用多個差別不大的重複場景,配以藝術家的重複對倒手法,嘗試令觀眾迷失,從而探討有關視野和視覺疑難等感知問題, 為大家探索生活的建構,並帶來獨特的時空體驗,從而激發創意,令人反思如何提高感官覺察力,以及構建當代現實的方式。



另一方面,由副策展人李伊寧策劃的「圓缺俱樂部」群展則邀請了7位本地藝術家,共同構建親密空間,涵蓋親密關係、生活經驗數碼化和社會設置等議題,以審視、拆解和擁抱時代的脆弱,並鼓勵觀眾通過藝術作品和其他觀眾的連結,尋找抒發心緒的新通道。




除了以上兩個展覽,大家亦可以參加同樣於大館當代美術館舉行的一系列教學及體驗活動,嘗試通過與藝術對話,從而探索生命中的各種可能。
此外,賽馬會藝方二樓設有名為「Hi! & 識」的交流和探索空間,供大家一同發掘展覽與藝術作品背後的故事,除了可以分享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更可親自向策展人和藝術家提問,了解更多有關創作的故事。
了解更多有關大館資訊
「雙同」展覽
日期:2022年4月21日至6月12日
時間:逢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大館當代美術館
「圓缺俱樂部」展覽
日期:2022年4月21日至6月19日
時間:逢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大館當代美術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