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踏入香港藝術三月,是香港藝術界的一個重要時刻。全球的藝術愛好者濟濟一堂,共同沈浸於這個月濃厚的藝術氛圍。本文精選出香港的不同博物館、美術館及畫廊機構的春季藝術展覽,讓你於藝術的薰陶之中迎接藝術月的來臨。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Facebook SharePinterest ShareTwitter ShareShareURL copied

即將踏入香港藝術三月,是香港藝術界的一個重要時刻。全球的藝術愛好者濟濟一堂,共同沈浸於這個月濃厚的藝術氛圍。本文精選出香港的不同博物館、美術館及畫廊機構的春季藝術展覽,讓你於藝術的薰陶之中迎接藝術月的來臨。

1. M+展覽《森村泰昌與Cindy Sherman:變裝化身》

M+
呈獻全球首個日本藝術家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ra)和美國藝術家Cindy Sherman的攝影展《Yasumasa Morimura and Cindy Sherman: Masquerades》。兩名藝術家均以變裝手法創作視覺與概念並重的作品聞名,透過改換自身外表,化身為種種角色人物,藉此對當代文化歷史提出尖銳的意見。展覽展出森村和Sherman重要的早期系列作品,追溯其創作的本源,描述他們如何重構藝術史、電影和媒體文化中的經典畫面。他們再現的影像往往偏離原初的圖像,令人感到既熟悉又模糊。森村和Sherman透過與其模仿對象建立可游移變化的關係,揭示身分是具可塑性的概念。

展期:即日至55
地點:香港M+二樓包陪麗、渡伸一郎展廳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2. 大館當代美術館展覽《胡曉媛:異路》

大館當代美術館呈獻中國哈爾濱藝術家胡曉媛的首個香港美術館個展《胡曉媛:異路》。在展覽「異路」中,藝術家胡曉媛以由裝置、聲音、繪畫及錄像交織而成的七組十二件全新委約作品,展現人類命運與自然演化的複雜關係,探討這個關乎個體生存及生命意義的終極問題。胡曉媛運用太空鋁、貝殼、綃和玉米纖維等日常物料作為創作媒材,並以紗幔和燈光創造出獨特的觀展路線,模糊白晝與黑夜的分野。藉著混沌的空間體驗,展覽帶領觀眾思考時間、物質狀態、個體存在和意識等恆久議題。

展期:即日至413
地點香港大館賽馬會藝方一樓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3. 大館當代美術館展覽《Alicja Kwade: Pretopia

Alicja Kwade: Pretopia》是藝術家Alicja Kwade在香港的首個美術館個展。展覽涵蓋這位波蘭裔藝術家不同時期的作品,藉此反思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提出觀看和理解現實的嶄新視角。「彼托邦」展出藝術家的九件作品,以及因應大館F倉歷史和建築而創作的全新委約裝置。藝術家在對稱的展廳中創造了一個雕塑般的環境,讓作品彼此相依共存,如同一個多重宇宙。艾莉斯亞.夸德擅於借鑒抽象的科學和哲學概念,巧妙運用人造物及天然材料,把這些概念加以轉化。她的作品經常以時鐘、光管、時針、椅子、鏡子、鐵閘、磚頭和岩石等物件為媒材,集中探討及質疑現實和種種社會結構。

展期:即日至46
地點香港大館賽馬會藝方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4. 香港藝術館展覽《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

於香港藝術館展出由香港賽馬會呈獻的《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展覽由香港藝術館、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聯合籌劃。Paul Cézanne1839-1906)和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是法國其中兩位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作為法國印象派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這兩位藝術家致力以嶄新的視覺及技法描繪瞬息萬變的現代世界,為當時藝壇帶來全新面貌,在追求藝術的路上,他們不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更影響了新一代的畫家,如西班牙大師Pablo Picasso1881-1973)。此展覽展出來自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的52件珍藏畫作,更是香港首個以兩位印象派大師為主題的大型展覽,相當值得觀看。

展期:即日至57
地點:香港藝術館2樓專題廳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5. 西九文化區Visionairs首展《浴火重生——巴黎聖母院擴增實境沉浸式體驗展》

法國文化教育先鋒藝境空間Visionairs於西九文化區常駐展館的首個展覽《浴火重生——巴黎聖母院擴增實境沉浸式體驗展》,透過結合AR擴增實境科技與珍貴文物展覽,為訪客呈獻一場穿越巴黎聖母院860年輝煌歷史的沉浸式體驗之旅。是次展覽由數碼文化遺產專家Histovery創作,邀約訪客踏上一場奇妙互動旅程,帶領大家重溫多個巴黎聖母院的歷史里程碑。展覽亦呈現久經數個世紀的建築奇蹟和精湛工藝,以及現代的修復工程。展覽亮點包括一比一複製的石像鬼雕像、大火中倖存的玫瑰窗的投影及雕塑,以及重現巴黎聖母院管風琴和鐘聲的環繞音效體驗。

展期:即日至37
地點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22號藝術公園地下GF-01-03號舖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6. 香港獅語畫廊《德國藝術家Olga Bläsi個展》

獅語畫廊呈獻德國藝術家Olga Bläsi於香港的首次個展。此次展覽展出Bläsi最新系列的裝置和紙藝作品,她的藝術之旅深入探討材料、質感與形式之間的微妙互動,研究這些互動如何喚起類似肌膚與觸覺的感受。她創作的每一件作品都回應著周遭環境,反映出各種元素之間的動態對話。她於去年在香港逗留期間深入本地文化,還造訪了本地的布料市場,汲取創作靈感的同時,也為她的新作品找到了關鍵的材料。她的最新作品不僅體現了她對藝術的追求,也反映了她對女性氣質、工藝和人類經驗的關注。透過多樣的技術包括繪畫、粘貼、剪裁、縫紉和層疊,藝術家在構建作品的同時也在解構它們。

展期:即日至36
地點香港上環西街46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7. HKDI展覽《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一場沉浸式探索虛擬之旅》

為慶祝印象派成立150周年,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主辦,Excurio GEDEON Experiences 及法國奧賽博物館聯合製作的VR沉浸式探索體驗《巴黎1874 ‧ 印象派之夜:一場虛擬實境藝術之旅》,提供一個引人入勝的印象派回顧體驗,帶你一窺藝術史上這一重要時刻。是次體驗融合了未曾發表的研究、3D再現技術,以及虛擬實景裝置,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首次完整重現的第一個印象派展覽的開幕之夜。參觀者將以全新的方式認識那些開創印象派歷史的藝術家,如莫奈、雷諾瓦、德加、莫里索、塞尚和畢沙羅等,一同探索印象派運動的起源及影響。 

展期:即日至511
地點香港新界將軍澳景嶺路3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8. 白立方香港展覽:Michele Fletcher《來日Aftertime

白立方香港展出加拿大藝術家Michele Fletcher在亞洲的首場展覽《來日Aftertime》,此次展覽匯集一系列全新抽象畫作,描繪了一個秩序顛倒的世界,其中植物生命取代了人類。Fletcher在創作中借鑑了眾多來自藝術史和文學的參考,包括藝術家Georgia O’KeeffeHelen FrankenthalerJoan Mitchell的繪畫作品,以及科幻小說作家Ursula K Le Guin超前的科幻思想。「來日」這一主題借鑑了生態哲學家Timothy MortonMichael Marder的思想,兩位學者都探討了人類與自然界之間複雜交織的聯繫,以及地質時間的浩瀚無垠。

展期:即日至315
地點:香港中環干諾道中50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8個香港春季藝術展覽推薦:M+博物館, 大館及香港藝術館等精采展覽

Tags: 藝術展展覽藝術月
Load more

We use Cookie on our website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possible experienc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our Privacy Policy.

Yes, I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