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son & Objet Asia 2016六大新銳設計師
Facebook SharePinterest ShareTwitter ShareShareURL copied

傢具家飾展Maison & Objet亞洲站於3月8至11日回歸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會議展覽中心。踏入第三年,展覽變得更可親,參展品牌數目由300間減至只有逾180間。話雖如此,主辦單位的亞洲新銳設計師平台陣容依然空前鼎盛,以下是其中六位新銳設計師:

Ease – 泰國

設計師Nichepak Torsutkanok和Wanus Choketaweesak 憑藉家族30年的刺繡經驗創立Ease品牌,旨在結合工業技藝與藝術,以刺繡的元素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空間體驗。裝飾着他們的展場的是Cotton──即形狀如花、透明度不一的立體刺繡組合式隔板,以及以聚酯纖維和膠合板製成的刺繡吸音板Tex-Tile,靈感分別取自傳統泰國紡車的形狀和織籃圖案。

Print
Print
ease_portrait
ease_portrait

Lab de Stu – 澳洲

以墨爾本為基地的設計團隊Lab de Stu由設計師Adam Lynch、Dale Hardiman及Andre Hnatojko組成,他們各自都有經營自己的設計公司,只是透過這間品牌三為一體。品牌呈獻三個系列,分別是以籃球框為靈感的Bradley Hopper咖啡桌系列;只以一種組件組合而成的桌子、落地櫃和長凳的Timber系列;以及最新的Cup,一系列以不同基本幾何圖案創作而成的吊燈。這次是Lab de Stu在亞洲設計展的首次亮相。

labdestulr
labdestulr
LABDESTU_Portrait
LABDESTU_Portrait

Chihiro Tanaka – 日本

日本文化服裝學院畢業生、曾與Issey Miyake的紡織總監Makiko Miyagawa緊密工作過的Chihiro Tanaka形容自己為「燈具女裝設計師」,並將設計裙子和燈具相提並論:「兩者都與製造圖案、裝飾和結構有關」,他說。他的同名品牌以靈感來自日本花卉和糖果而且感覺飄逸(大部分都可洗)的燈具著名,其中包括 Astrococo(以傳統日式補丁繡法為靈感)、Konpeito (靈感來自色彩繽紛的金平糖),以及由繡球花設計出來的處女作Ajisign,花束裡真有剛好1000朵迷你母牛皮花。

プリント
プリント
CHIHIRO_TANAKA_Portrait
CHIHIRO_TANAKA_Portrait

Lekker Architects – 新加坡

由Joshua Comaroff 和Ong Ker-Shing掌舵的 Lekker Architects,專長是設計「特別家居、零售環境及兒童空間」。Lekker的展場放置了一堆燈箱,透過燈箱的窺孔可以看到設計公司最有名的項目。製作公司還透過將舊的傢俱粘接起來,為新加坡的國家美術館製作了一系列長凳,其中一些原型現於展會的公眾區域展出。

Jansen Teo Photography-5
Jansen Teo Photography-5
lekkerlr
lekkerlr

Kimu Design – 台灣

由設計師Ketty Shih、Alex Yeh及Kelly Lin於2012創立的 Kimu,以燈具系列New Old 燈打響名堂。作品東西合壁,以鐵燈罩配上紙燈籠。品牌今年將擴充系列,加入以鋁架和摺扇元素為特色的New Old房間隔屏。同時展出的是最新款的Pinocchio花瓶,木花瓶設計簡約,花的擺放位置可隨球形物體轉動而改變,而新款的Pinocchio花瓶表面還鋪了一層金箔,是與京都藝匠合作的結晶。

New Old Light_Table_1
New Old Light_Table_1
KIMU_Portrait
KIMU_Portrait

Stanley Ruiz – 菲律賓

Stanley Ruiz 這樣形容他的設計:「將傳統手工技藝以工業設計的方式帶到當代世界。」Ruiz在國際設計界小具名氣,在搬到布魯哈林前曾在峇里島工作過,並於2010年獲紐約的Surface Magazine 名為其中一位矚目新星,一舉成名。他現時以馬尼拉為基地,嶄新設計成品包括紙製的揚聲器,以及以絲網印刷的報紙製成的陳列櫃。在他展場展出的是Linea紙燈和幾何形狀銅製花瓶Facet。

Modern Primitive cabinets for Craftmill - Photo by CITEM
Modern Primitive cabinets for Craftmill - Photo by CITEM
StanleyRuizlr
StanleyRuizlr

The post Maison & Objet Asia 2016六大新銳設計師 appeared first on Home Journal.

Load more

We use Cookie on our website
In order to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possible experienc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our Privacy Policy.

Yes, I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