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一直以來都是香港最令人趨之若騖的住宅地區,隨着Robert A.M. Stern Architects操刀設計的住宅項目敦皓落成,該區便更被看高一線。我們與這享譽業界的紐約建築設計公司的Sargent Gardiner、Grant Marani和Paul Whalen,細說這個城中灸手可熱的住宅項目的發展由來。
北美洲很多最灸手可熱的住宅項目都是出自你們手筆,令你們聲名大噪。這次香港的敦皓項目有什麼是令你感到興奮的呢?
Paul Whalen: 對我來說,香港最獨特之處是它的驚人密度與未開發的土地竟然可以只相隔咫尺。敦皓座落的地方正正印證這個情況:香港很少地方,尤其是半山區,可以一邊享受城市熱鬧的街道、購物的便利、琳瑯滿目的食肆和維港景致,另一邊又可飽覽太平山的原始垂直城市景觀。我們致力把這絕佳地段的潛力發揮至極致,務求透過一幢大廈體現香港的精粹。
Robert A.M. Stern Architects以往的建築項目喜歡走新古典風格。你認為這在香港的環境中可以如何實現?
Grant Marani: 香港以其現代化為傲,但當你乘電梯或的士上半山區的時候,你會不禁為那裡一幢幢風格古典的愛德華式建築所着迷,孫中山紀念館便是一個例子。所以其實香港除了有現代化的一面,還有很強但較為鮮為人知的傳統古典另一面,我們的工作便是把兩者都發揚光大。
Paul Whalen: 香港是個珍視社會傳統的城市。人們或許都只顧着看手上的電子產品,但仍不忘會按傳統坐下來喝杯茶。人們對待城市中的建築亦一樣:這個城市不會捨棄前人留下的東西,而是在保留當中較具歷史的建築的同時加入新建築。在設計敦皓時,我們把這些傳統延續傳承,從建築的底座特別能夠體現出來。建築愈往上發展,其井井有條的玻璃外牆卻又能與附近的現代化樓宇相配合。
這個項目與你們過往所參與的有何不同?
Paul Whalen: 我還是會提香港高密度發展地帶與未開發土地之間的緊密度這個特色。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但卻是我們設計敦皓時的一大工作。在紐約,我們有幸設計過一幢一面是正對着中央公園,其他三面則被曼哈頓街環繞的建築。相比起來,敦皓所處地段在很多方面更是個同時須要滿足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的極端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