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役生活中,許多人擦身而過,城巿街角路口,是鄰舍。何時開始人與人之間失去聯繫,忘記彼此,失去同理心?設計師及攝影師Jason Yung每次按下相機快門,總與人連繫。
他以「Connection」作為個人攝影展之名,於Boffi | DePadova陳列室展出一系列人物肖像,每幀照相都將瞬間生命凝住,引人進入深邃沉思。
每位攝影師都經歷獨特的拍攝旅程,他年輕時已留意社會上的邊緣人,在經濟能力、社會地位,以至身體或心理狀態相對弱勢的一群。我們普遍被教導與他們保持距離,當他們不存在一樣似的,但他並不接受這種冷漠,他相信每個人都需要與人聯繫,被尊重,這是基本。
Jason於2014年首次舉辦攝影展,之後遇上幾位激勵他在攝影路上追尋意義和價值的人。過去十年,攝影對他而言,已從純粹愛好轉化為冥想,讓他與不同城市和不同人互動,今年也剛剛是他轉用「Leica M」相機的十周年。
他說:「身為室內建築師,我幸運地常為富裕家庭設計住宅,工作重要的一部份是改善客戶生活,務求他們的生活錦上添花,創造精美實用的住宅,好比訂製一件漂亮服裝,帶給人成就感。我藉著設計得到滿足感,因為我有機會走進客戶的世界,了解他們的生活需要,和他們共同努力實現夢想,有時更超越他們的夢想和期望,令我內心喜悅,但走出設計工作室,攝影帶我走進另一個世界,讓我感受到社會邊緣人的生活面貌。」
他運用相機鏡頭捕捉貧窮人的日常,走進他們的生活,探索大眾視線以外、被邊緣化的同伴,並隨意和他們說笑、午膳及拍照。透過了解他們的生活,他逐漸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尊嚴,值得尊重。
他表示:「我希望透過他們的肖像,鼓勵更多人包容和尊重那些生活在邊緣的人,姑毋論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每一個人也是複雜的。我用相機努力捕捉社會隱藏的美,相機已成為我的一份,與我的存在融為一體。」
被拍攝進鏡頭的人,有的四肢殘缺,有的臉容扭曲,有的無家可歸,有的身患重病,有的如今已不在人世⋯⋯有人半生從未拍照,無力面對自己,也有愛侶雙雙流落街頭,結婚沒拍照留念⋯⋯鏡頭快門一閃,他們容顏身影被凝固於相片中,Jason希望把他們失去的自信拍下來。每一幀相片代表了攝影師和被拍攝者之間的信任、尊重和情誼。
他續說:「作為設計師,我相信關鍵在於盡量用心體驗生活,盡情擁抱二元對立的情感:積極與消極,美麗與醜陋,富有與貧窮。我努力收集這些圖像,不只期望守護邊緣人的尊嚴和個性,更挑戰觀眾重新審視這群邊緣人,不要將他們視為社會隱藏的負擔,而是值得認識的鄰人。快門一閃,濃縮了每個人一生的瞬間,留住內在深邃之美。」
Jason於街頭取景,但不曾偷拍任何人。他指出:「我跟他們傾談,了解他們,和他們交朋友,朋友之間拍照留念,很平常自然。」
人與人之間存在隔閡,破冰不容易,需要耐性。其中一位女士於中環到處流浪,他和她交了十年朋友,建立信任,才有機會拍照留念,相中她推著紙皮微笑。
每幀照片也是生命寫照。有一位男士失業後一貧如洗,無處容身,但經常在街頭巷尾遇見人間天使,每天更依靠上帝,生活無憂,內心平安喜樂,對著鏡頭展笑臉。
當他拍了一批「朋友」的照片。他和相識廿載的朋友Sandra Wong (Kitchen Infinity創始人及CEO)提出請求,期望在 Boffi | DePadova 舉行攝影展。她認真考慮過後,認同攝影展和Boffi品牌的共同理念:「同理心」。Boffi | DePadova 設計精良的廚房必須由用者角度出發,廚房不僅發揮卓越功能,更連繫空間、生活,讓人們互相聯繫,建立美好關係。
Jason指出:「許多大師級的建築或空間設計,未必窮奢極侈,但設計人性化,具同理心,設計蘊藏價值和意義。正如拍攝照片,可講究地用高級攝影器材,也可簡單地用手機拍攝,但關鍵在於作品所傳達的訊息。」最優秀的設計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踏踏實實,看見人內心深處的真實需要。
「Connection」攝影展大部分作品是Jason運用午膳時間於中環拍攝,少部分作品攝於意大利,這也是Boffi | DePadova的出產地。相片展框尺寸,參照Boffi | DePadova的比例尺寸,互相對照,讓參觀者走進Boffi | DePadova設計的空間,呈現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尊重和理解。
透過一系列攝影作品圖像,呈現多元社區邊緣的生活日常,讓參觀者沉浸於弱勢群體的生活,和他們連結起來。同時,挑戰參觀者的傳統審美、既定觀念和包容能力,放下先入為主的想法和偏見,關懷被遺忘的一群。
「Connection」攝影展將由蘇彰德教授 (BBS、JPM、M Plus Collections Limited 董事局主席、西九文化區基金會有限公司成員、前香港大學副校長)為開幕禮致辭。
展期:5 月 2 至 20 日
地點:Boffi | DePadova陳列室 (銅鑼灣開平道1號 Cubus G/F & 1/F)
立即追蹤 Home Journal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並訂閱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