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裝修前,為何要了解室內設計師常問的問題?這不僅有助於釐清你的需求和期望,還能確保設計師準確理解你的想法和要求。以下是5個設計師經常會詢問的問題,讓你提前做好準備,提高溝通效率。
1. 有哪些必備的功能需求?
在新居裝修前,釐清「必備功能需求」是確保空間實用性與舒適度的關鍵。思考你需要哪些特定的功能,例如多功能空間、儲物空間或特定的家具配置,或是智能家居和無障礙設計等。核心考量可分為「必要功能」與「理想功能」。「必要功能」從實用層面考慮,如收納需求、玄關鞋櫃容量、衣帽間比例、廚房小家電空間等;而「理想功能」則能提升生活品質,符合個人喜好,但並非絕對必要。這些需求通常與美學風格、科技應用及舒適升級相關,應根據個人預算和空間彈性進行調整。

2. 誰會使用這個空間?
在規劃新居裝修時,清楚定義「空間使用者」是設計有效性的關鍵。不同的使用者會直接影響動線規劃、安全設計、收納配置及風格選擇。首先需考慮家庭成員的情況,如家中是否有小孩或長者,是否需要在兒童房加設安全圓角,或長者房間鄰近衛浴等。如果家中有寵物,則需考慮它們的動線及相應的家具配置,例如設置貓跳台或加強地板及家具的耐磨性。對「空間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明確考量,包括家庭成員的年齡和生活習慣,以便設計出適合的環境。

香港室內設計公司Otherwhere山外工作室,由Udo Lam和Frankie Chao創立,他們設計的住宅項目「Runway」中,這個獨特的住宅設計著重於人與貓咪的和諧共處。設計理念圍繞打造適合貓咪與人類共同生活的環境,設置豐富的攀爬結構與休憩區域,迎合貓咪天性,讓牠們自在活動玩耍。他們說:「屋主分享了與貓咪的生活點滴,這種關愛激發了我們創造這個獨特的居所。這個家不僅是居住空間,而且是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園,讓戶主和貓咪彼此陪伴,擁有真正的幸福。」

3. 是否需要協助辦理許可證或建築物條例手續?
在香港地區,進行小型工程可登記「豁免審批」,但需符合《建築物條例》。若裝修涉及結構性改動,例如拆牆、擴建或改變房屋用途,通常需要申請許可證。室內設計師通常熟悉當地法規,能提供有關許可證的建議和協助。如果聘請專業施工公司,他們也會協助處理許可證申請的過程。建議在開始裝修前,先諮詢當地的建築管理部門或專業人士,以確保符合所有法律要求。
香港室內設計及工程公司Galaxy Interior Design致力在美學與功能性中取得平衡,以確保設計既賞心悅目,同時經得起日常使用的考驗。創辦人及設計師、同時是工程師的Andrew Lai更會親自監督施工進度和品質管理,以確保每個項目都達到公司的嚴格標準。
Andrew表示:「我們擁有自己的管理團隊,而我們的管工師傅一直進行內部訓練,有清晰的內部指引去遵守,在安全上更有保證。十多年前初接觸裝修行業,發現不少裝修公司雖然能創作美觀的設計,卻不太懂工程;又或不少擅於工程,卻欠缺設計知識。我希望在兩方面都能作出平衡,於設計與工程上都同樣專業。」

4. 裝修期間你會住在這裡嗎?
是否在裝修期間居住於需要裝修的單位內,對設計和施工計劃可能有所影響。若為小型裝修,如重新粉刷或更換地板,可能不會影響居住;但對於大型施工,如拆牆或重裝廚房,則可能需要暫時遷出,以確保安全和舒適。裝修過程中會產生噪音和灰塵,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若選擇在裝修期間搬出,與施工團隊保持良好溝通非常重要,以便隨時了解進度和調整計劃。

5. 你希望參與裝修過程的哪些部分?
在裝修階段,明確自己希望參與的部分至關重要。例如,設計風格的選擇、材料採購(包括顏色、材料、家具和裝飾品的選擇)、預算確定及施工監督等。這樣能確保最終效果符合你的風格和需求。此外,在施工期間,可能會出現需要調整設計或計劃的情況,你可能希望能參與作出變更決策的階段。裝修完成後,建議進行最終檢查,以確保所有裝修工作都符合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