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設計工作室via.創辦人Frank Leung,是亞洲建築及室內設計界最具影響力的創作者之一。擁有超過25年經驗,這位土生土長的建築師兼設計師為住宅、零售和酒店餐飲業界帶來無數精彩作品。在本地首屈一指的發展商擔任項目經理多年,練就Frank以細膩功能和文化考慮見稱的設計能力。Frank在2009年成立via.,以「尊重、熱情、喜悅」為設計理念,並以此為via.的工作文化。
你是如何進入室內設計行業的,在成為室內設計師之前你有甚麼經歷?
我自小已接觸藝術創意。我修讀藝術的母親是一位充滿熱情的中國水墨藝術家和書法家,而我中學藝術老師經常說的話是:「每人都可以是藝術家。」我在一個十分重視視覺美感的環境長大,亦自小喜歡親手在白紙繪上鉛筆痕跡的感覺。在父母以專長助人的思想影響下,我很自然地選擇大學修讀建築,希望為世界帶來一些實質的貢獻。回到香港後,我以建築師身分從事各類型的項目,包括前富麗華酒店的重建項目比賽,以及自整體規劃階段起參與數碼港項目。
我對於客戶的決策如何影響整個設計,感到十分著迷。因此數年後,我轉而加入地產發展商工作,從建築至室內設計、園境至環境導視系統,管理許多與創意相關的工作。
這經驗使我能夠從不同角度審視設計,大大擴闊了我的視野。慢慢地,渴望獨當一面的我亦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一直以來,我的理念均是以一種全面而協作的方式工作,不論項目類型或大小,均以打造一流體驗為目標。這亦是在2009年成立的「via.」這名字背後的中心思想,意指通往偉大設計的共同道路。
你如何將在地文化、傳統和美學融入商業項目,同時呈現「FrankLeung」風格?
每個項目各自的位置、要求和目標,均造就其獨特性。項目本身彷彿有著希望成就的東西,作為設計師,我們的工作只是想那願景變為事實。我們希望每個項目均植根於場所,因此其在地性、歷史、文化和傳統,亦成為我們設計考慮的要素之一。可以說,我們回首,所以才走得更前。與其說為作品建立一種「風格」,我更在乎為人的日常生活而設計,打造出不引人注目、直觀而帶來喜悅的作品。對我而言,空間是記憶的容器,我們是為舒適和享受而設計,打造出令人放鬆、如家般的可愛場所。
今年最令你引以為傲的項目是甚麼?
疫情期間,我們從心愛的上環社區搬遷至觀塘。如今位於Contempo Place的工作室,仍然每天為我們帶來新鮮感。我們希望在員工人數不變的情況下,將工作室空間翻倍,令每人均擁有更多「非工作」的空間。我們以社群方式度身訂造這些非工作空間——客廳、咖啡廳、圖書館、藝廊,當然還有平台,從而為工作枱和電腦屏幕以外,帶來更多元化的互動和生活體驗。我們運用非常基本的素材和簡單設計語言,營造一種放鬆的氛圍,一個令創意發生的場景。自搬到這裡以來,我們舉辦了電影放映會、學習班、員工大會、燒烤會、無數生日派對,以及溫馨的晚餐聚會。對我們很多人而言,這裡均是最佳的home away from home。
能否分享有助室內設計成功的秘訣?
建造的過程往往漫長而複雜,牽涉的持份者很多,改動的機會亦不少,這些改動很容易會削弱原本的設計意念。在過程中緊守原來的設計意圖是十分重要。我們工作室的格言圍繞三個關鍵字:尊重、熱情和喜悅。我們尊重來自合作方、客戶和用家的不同意見和參與;我們抱持初心的熱情,打造出令人無時無刻享受的場所;一直以來,我們亦希望打造出能夠為用家帶來喜悅的體驗。
介紹一本啟發你最深的書籍、電影或音樂?
我的手提袋內,總是放著我建築學院教授Michael Benedikt的著作《For an Architecture of Reality》。這是一本有著強大訊息的小書:我們與建築之間,有著一些真實而感性的聯繫。特別在今天,當電腦圖可以看來無比真實,大家均對AR和VR這些新科技趨之若鶩,這書便成為我的重心,提醒著我是什麼為建築空間帶來真實的情感。作為工作室,我們喜歡好的照片,亦積極更新社交媒體,但我們的最終使命仍然是創造實體、永久的建築和空間。如果我們能夠持續地透過每天的工作、透過我們的設計,以一種不朽的方式打動用家,那我們已完成了作為建築師和設計師的工作。
立即追蹤 Home JournalFacebook、Instagram、YouTube,並訂閱 Newsletter